新潮|《三国大亨》双节同庆:三国人的过节方式
在游戏《三国大亨》的双节庆典中,我们得以一窥三国时期人们独特的过节风貌。
一、元旦(元日)之庆
元旦是三国时期极为重要的节日,就如同现代的春节。这一天,从《初学记》的记载中可知,家中子妇曾孙都要向长辈敬献椒酒。椒酒有着特殊的意义,它象征着晚辈对长辈的敬重与祝福。而在出门拜贺之时,人们提着柏酒。这柏酒是由柏树叶浸泡而成,其寓意着松柏常青,蕴含着对他人美好的祝愿。
在宴会饮食方面,从曹植的《元会》诗中可看出那是一场盛大的聚会。在贵族阶级的筵席上,冷盘与热菜分层推上,人们衣着鲜洁,尊卑有序地依次敬酒。并且整个宴会充满了音乐和诗歌的元素,琴瑟和鸣,人们即兴赋诗,在享受美食的也进行着文化的交流。而且,这一节日里,君臣也会举办大规模的宴会,先是受贺仪式,公侯大臣向君主敬献贺礼,而后共同作乐宴飨。
除了饮食宴会,元旦期间的祭祀活动必不可少。对于皇帝来说,要举行大型的祭祀天地、祖宗以及神明的活动;普通百姓则主要是祭祀祖宗和各路神仙。这种祭祀行为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,它体现了对祖先的敬重,有助于家族和社会的团结稳定,是一种传承已久的人文精神的体现。
祭祀习俗中也有一些有趣的元素,比如馒头的出现就与诸葛亮有关。传说诸葛亮征讨孟获时,因当地以人头祭神而感到不忍,于是命令用面包肉做成类似人头的形状,称为“蛮头”,后来逐渐演变为今天的馒头,这也反映出三国文化在饮食习俗上的独特影响。
二、其他节日特色
人日这天,人们会有登高和吃七种菜做成的羹等活动,还会剪彩为人或者镂金薄为人,贴在屏风上或者戴在头鬓上。
正月十五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元宵节,但人们会进行一些特殊的祭祀活动,如做豆糜祠门祭户、祭蚕神、迎紫姑,还会做宜男蝉给孕妇佩戴以求子求福。
七夕节则是古代的晒书晒衣日,同时也是牛郎织女故事流传下的情人节,妇人会结彩缕、穿七孔针、陈瓜果于庭中乞巧,小两口也会撒香粉、摆酒水瓜果祈福。
三国人在节日期间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活动,而《三国大亨》中的双节庆典,重现了三国时期节日里的热闹场景,让我们在游戏的也能深入了解三国文化中丰富多样的过节方式。